一直挡着不让中欧班列通过的波兰,啥时候突然松口了?在咱们的策略安排下,我国的全球供应链到底稳不稳定,到底有多靠谱?
最近,中欧班列那事儿算是尘埃落定了,波兰终于松口放行,那些堵在边境的三百多列火车总算能重新上路。其实波兰一开始摆足了强硬姿态,说关就关了和白俄罗斯接壤的口岸,其实就是吃准了中欧班列九成以上都得从这儿过,它搞这一出,明摆着是想攥着物流咽喉要好处。可为啥波兰短短两周就改了主意,让剧情反转了呢?说3点:
第一,波兰一开始敢这么硬气,是觉得中欧班列离不开它,可实际上,恰恰相反,是波兰离不开中欧班列。这些年来,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了欧洲物流的重要“金矿”,比如马拉舍维奇那个边境小镇,之前没啥名气,现在靠着班列进行换装和仓储生意,周围还建了两百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,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。经济上也是获益匪浅,每当班列经过波兰,波兰都能收一笔可观的过境费,包括轨道费、牵引费、换装作业费等等。有数据显示,到了2024年,波兰靠这些过境费一年能赚到九亿欧元,这可是躺着都能赚的钱。中欧班列要是受阻,波兰可就失去了这块“大蛋糕”,而这笔钱该由谁来赚呢?看样子,波兰的决策者也不愿意承担这个经济风险。
第二,把中欧班列一封停,波兰的压力就直线上升,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快捷物流的企业最忧心。像TCL在波兰的工厂,若是零部件不能及时到货,他们的生产线就会出大乱子。受影响的不止TCL,欧洲汽车行业里的精密零件,像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货物,都离不开这条线路。这些公司因为货物滞留、运输延误,压力山大,天天催着波兰赶紧放行班列。波兰当然不敢当“欧洲供应链的罪人”。再说,中方也放了个“台阶”,承诺扩大对波兰农产品的进口,支持其新能源汽车产业,两个因素一合,波兰也就赶紧顺水推舟,宣布重新开启口岸。
第三,波兰一发现,把口岸关掉其实根本威胁不到中国,中方直接亮出底牌,和俄罗斯联手开发北方航路。而且,宁波舟山港也开出了第一班“中欧北极快航”。众所周知,普通货轮相比铁路速度慢一些,但走这条航线,只要18天就能把货送到欧洲腹地,比走波兰那条线快三整整一周。这意思很简单:如果你们一直封堵,那我们的货还能绕北极走,照样送到欧洲。波兰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要是真让这条航线顺畅运行,它们作为“中欧门户”的位置就悬了,所以赶紧放开口岸。
实际上,我们早就不惧怕哪个国家卡死咱们供应链的脖子,因为中方早早布局了。海关总署也说了,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国新增和扩建了40个口岸,现在总数已经达到311个,根本不靠一路线一棍子打死。北边,有中俄合作的北极航线,东边的宁波、天津等港口的海运越来越顺畅;西边,中吉乌铁路的口岸也在稳步推进,货物可以途经中亚、黑海直达欧洲,根本不用跑波兰那块儿;南部,海南自贸港的“二线口岸”也在奋力施工,将来东南亚的货物过关会方便不少,比如泰国的榴莲通过新开的绿色通道,7个小时直达广州,30个小时能摆上北京超市的货架。这些新建口岸连接成一张“水陆空立体交通网”,即便某个节点被卡住,也还能换个路线,根本不怕被有心人恶意卡脖子。
归根结底,波兰选择放行,想清楚了自己的利益得失,而我们啊,不怕它不让,因为早就把供应链的“备用道路”布局妥当。只要我们持续巩固多元化的生产和供应渠道,不仅让别人难以随意左右咱们,还能让国际贸易的道路越走越宽。这也就是咱们中国货走出去的底气——你想堵咱的路?我早就准备好了新路径;你想耍小聪明?我用实力告诉你,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。
#热问计划#
广瑞网-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-网上配资平台-场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